中牟县刁家乡莲花池村驻村定点扶贫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确保我县三年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我们一行来到中牟县刁家乡莲花池村,对村组、农户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与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对话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了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广泛听取了干部群众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而建议和要求,现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中牟县刁家乡莲花池村位于中牟县东南部,地处中牟县边界,是一个贫困村。该村共有4个村民组,全村390户,人口1650人,其中党员26人。可耕地4000余亩,人均2.5余亩,人均年收入2600元。劳动力以及土地资源充足,主要经济作物为红薯、玉米、小麦,主要经济来源靠农业种植,一部分以外出打工为主。
(一)经济发展状况。莲花池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且基础薄弱。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红薯为主,少部分农户养一些家禽等,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农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大部分村民仍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水平,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更别谈大力发展经济。但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度增加,这大大加强了务工人员对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发展路数的掌握程度,对本村的经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说得到相应的完善,但是相对滞后,这使得农田灌溉效率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路面硬化部分实现,初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场所已经建设完毕,为各项工作的推进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三)村组织运转情况。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基本正常运行,组织内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村干部们都能充分认识和正确领会上级精神意见,面对自身不足能够认真学习、加以改进,面对工作难题,能够群策群力、克难攻坚,以实际行动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着。全村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绝大多数的村两委干部和村级班子都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实践,办了不少利村利民的实事项目。
二、贫困原因
第一:组织建设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但是村委干部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自身致富和带领能力弱,缺乏足够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凝聚力,不能完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促进本村的发展生产,优化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想法不多。思想不够开放,习惯于按部就班,默守陈规,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走出传统而老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从而未能结合村子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推进本村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建设方面。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首先,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等因素,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在生产安排上,一般都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缺少考虑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其次,群众致富门路少之又少。村民们都迫切希望发家致富,但由于资金匮乏以及技术缺陷,滞留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进入了死循环。至于村里的年轻人,虽说有见解,但是都不愿意留下为村子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而是外出务工,因而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由于生产方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可想而知,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展。村民的生活方式未能得到丰富充实。在闲暇时间,村民们娱乐消遣方式基本上以棋牌乐为主。这样的娱乐方式不仅影响着村名的精神状态,也严重影响着村民的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对策思路
(一)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村里经济建设能否有个大发展,农民收入能否得到较快增长,全村能否早日步入小康,村两委班子建设是关键。只要村里有一个团结一致、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村里就会有一条好的致富路子,就会带领全村人员尽早摆脱贫困,早日步入小康。具体措施分为三点。一是帮助村委两个班子搞好组织建设。以达到村级组织更加健全、班子团结更加协调,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二是要切实加强村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强化思想、深入认识,促其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利用莲花池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由兼业化的小农户,向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和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兼业化”现象突出,以规模成本小、技术含量低、运营手段简单、效益不佳为特点,为此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增农民的专业性,通过讲座、电视、网络教育等手段加强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培训将部分“兼业化”农民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开来,增加至二、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小农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投入资金、技术、政策等等扶植专业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通过典型树立带动周边,从而影响主体,提高专业化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积极组织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服务。结对帮扶要注意引导扶持,不能包办代替,重点帮助建设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视、广播等基础性文化设施的上来。二是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等经济组织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大力加强农村文化科普工作,广泛普及农业科技和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村两委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促进工作落实。村两级要从实际出发,对创建目标尽可能量化、细化,建立岗位责任制。要加强督促检查,进行严格考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营造浓厚氛围。
四、结论
精准扶贫必须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
(一)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